【新华社】宁钢教授参加 丝路时代 中国符号——国瓷·郑商瓷特展开幕式
2024年06月21日

16cf0eacd9204164852735e33b7b4fea.jpg

"国瓷·郑商瓷特展“展品


姹紫嫣红关不住,六月荷香满汴梁。6月20日,“丝路时代·中国符号——国瓷·郑商瓷特展”开幕式在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顺利举行。


ba0e337525e24e14ac3fbed54651fa2c.jpg

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设计学教指委副主任宁钢教授(右4)参加剪彩


本次展览由中国 (河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指导,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开封片区)、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陶瓷研究中心、深圳河大研究院、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全球华人寻根拜祖联合会、开封经开数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河南夫立国瓷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河南汲古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中国香港金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艺术西湖·陶瓷艺术中心、河南省老字号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河美术报协办。

0a4fbe4e79524c808322d951531d7e59.jpg

嘉宾参观“国瓷·郑商瓷特展”展品


本次展览是对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积极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平台、凝聚力量”的深刻实践,展览围绕自贸区开封片区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集中展示国瓷·郑商瓷精品力作百余件,展出作品植根传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集中展现了国瓷·郑商瓷在新时代、新征程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以及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7d9563bba3d04046909ccf8e7d447b88.jpg

嘉宾参观“国瓷·郑商瓷特展”展品


国瓷·郑商瓷继承了我国商代厚重的青瓷文化基因,吸收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精华,是对商代青瓷和宋代“五大名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在器型上,其“无缝烧制、高温立体釉、微观意境”等技术提升了瓷器烧制的艺术工艺;在釉色上,打破了传统钧瓷釉色“红为贵、紫为最”的常规,创造了以春天为主基调的绿色釉面,与其器型上的金色纹路形成完美搭配,其整体表现出的明丽祥和的气质与创新环保的和谐理念完美交融,彰显着时代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极具艺术感染力。国瓷·郑商瓷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国上海、韩国丽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和其它大型国际文化交流展,并多次作为国礼走出国门,是一张能够反映千年中华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的亮眼文化名片。

策展人梁启明介绍,自古以来,我国素有“陶瓷之国”的美名,而“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古代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通道,向世界各地输送了大量的精美瓷器,使之成为悠长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此次展览的主角“国瓷·郑商瓷”,是以“郑州”“商都”“瓷之精粹”首字为名,是漫长而久远的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后裔。以阎夫立、李梅花教授夫妇为代表的团队传承“青商瓷”血脉,延续华夏文明“器道合一”的理念,将传统钧瓷艺术与现代科学完美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内涵的“国瓷·郑商瓷”。


e840d70abe3742fdbff07a4d9fc42798.jpg

国瓷·郑商瓷创始人李梅花向嘉宾介绍国瓷·郑商瓷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2022年获批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致力于建设文化开放先行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未来,开封片区将进一步加深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持续为加快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献计出力,为提升对外文化贸易正增长、强化国际文化服务承接能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注入不竭动力。

 原文转载自新华社客户端:丝路时代 中国符号——国瓷·郑商瓷特展盛大开幕

站内编辑:万紫婳



0.242065s